《泡沫之星》,一款好似专为装点季度财报而生的世嘉 Dreamcast 风格游戏,就像一颗裹着糖衣却暗藏苦涩的糖果。这款第三人称 PvP 射击游戏,有着绚丽多彩的配乐,可美术风格却毫无新意,仿佛是在《斯普拉遁》成功的设计公式上,生硬地加了几笔看似创意实则牵强的改动。它试图营造欢乐活泼的气氛,却像是戴着面具表演,缺乏那份最真挚的情感。更让人无奈的是,过去 10 年里那些多人游戏中屡见不鲜的氪金手段,如同乌云一般,笼罩了它原本还算坚实的基础。
每一张巧妙设计的地图背后,或是一首迷人动听的歌曲背后,总会冷不丁地冒出一个糟糕的配音,又或是一个价格比游戏本体还贵得离谱的皮肤包,就像在美好的画卷上突然出现了一块污渍。不过,倘若你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像勇敢的潜水员冲进这片泡沫海洋的深处,还是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竞技射击游戏藏在其中。只是,你得小心翼翼地绕过那一大堆如同暗礁般的雷点才行。

那简短到令人痛苦、简单到让人无奈的单人剧情模式,就像是一场敷衍的开场秀,以一种令人失望的方式介绍了游戏背景。你要扮演一名「泡沫之星」,拥有一种可以分泌泡沫状体液的古怪能力,然后在以拉斯维加斯为原型的「浴斯维加斯」市参加「泡沫乱斗」比赛。可游戏自始至终都没有好好解释这个听上去就有点恶心的设定,就像一个谜题没有给出答案。不过,游戏中用泡沫子弹覆盖地面从而改变地图地形的玩法,倒是有那么点意思。你可以用泡沫造一座山,然后从高处袭击对手,或者把对手挡在目标点之外。这泡沫和《斯普拉遁》的墨汁有点像,但它还能堆叠起来,也算是一种小小的创新吧。
和《斯普拉遁》类似,你的角色能掏出「滑板」在己方的泡沫上面滑行,那种速度感就像一阵风,让人感觉很愉快,也让玩家有机会以更有创造性的方式和队友合作。可这原本美好的体验,却总被游戏里的各种问题时不时地打断,就像一首动听的曲子里突然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

《泡沫之星》甚至把冲浪变成了武器,这听起来挺酷的。当你给对手造成足够伤害,用泡沫将其覆盖后,他们会陷入几乎无法移动的状态,这时你踩着滑板撞向他们就能将其击倒。要是队友被泡沫包裹,你也能用滑板撞击拯救他们。这个小机制通过鼓励进攻,确实给玩法带来了一些变化,让浑身泡沫的对手或队友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所有策略都得围绕他们展开。特别是在「摘星生死斗」模式中,每个队伍指定一名「明星选手」,玩家既要保护己方明星,又要击败对方明星,这使得比赛更加紧张刺激。

「摘星生死斗」是《泡沫之星》的核心模式,随时都能玩,可另外两个标准模式——「浴缸躲避球」和「橡皮鸭派对」,却像调皮的孩子,按时轮换着出现。「浴缸躲避球」是我比较喜欢的模式,也是游戏最有特色的模式。每个队伍分成两组,两名玩家进行简化版的摘星生死斗,另外两人在战场上方高处往地图里涂抹泡沫。把死斗缩减成复活时间更长的 2v2 对抗,让「摘星生死斗」的快节奏乐趣变得更加凝练,对抗也更加扣人心弦。队友不断喷泡沫的设定,又为这个模式增添了新的层次,你可以干扰对手、加强防守,或者阻止对方占领太多地盘。

「橡皮鸭派对」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幼稚,但可别被它骗了,它其实就是《斯普拉遁》里很有吸引力和对抗性的「真格塔楼」模式。它把占点和夺旗玩法融合在一起,你和队友要控制一只巨大橡皮鸭头顶的小区域,然后乘它向对方基地移动。为了占领橡皮鸭,你得站在鸭子头顶的小高台上,这是个很危险的位置,会让你暴露在整个地图最显眼的地方,很容易受到大量火力攻击。要是你胆子够大,在队伍掌控鸭子时,按住 PS5 手柄上的圆圈键,还能跳一段短暂的舞蹈来加快鸭子的移动速度。虽然这个模式缺乏原创性,但经典就是经典,在这里玩起来还是挺有趣的。

和《泡沫之星》的鱿鱼前辈不同,排位中可以选择全部三种玩法。但单排和组排不在同一时间开放,这让排位变得像一个难解的谜题,即便我打了很多个小时的排位,还是搞不明白。比如,每场定级赛的赛后评分,似乎不取决于你的表现,而是整个队伍的胜败。我输了比赛(有时候是因为队友 AFK),即便我一直带领队友完成目标,得到的评分还是很低。而在胜利的场次中,不管是我抱队友大腿,还是我carry全场,评分也都一样低。这真的让人很沮丧,也打击了我继续爬天梯的积极性。

地图方面,《泡沫之星》每个模式都有一批专用地图,这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每场比赛都能在专为模式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比如在「Fusion Coaster Kingdom」这张图里,橡皮鸭停在高高的过山车轨道上,玩家为了获取优势,在平台跳跃时就得发挥创意。但坏处也很明显,每个模式只有三四张地图,很容易让人玩腻。那些较大的地图还显得比较空旷,在「占地」不是目标的情况下,过宽的道路和开阔的空间高估了泡沫的堆积速度,使得「Aqua Blast Adventures」等地图的中间部分变成了无人区,而不是充满泡沫的战场。

角色阵容也比较单薄,目前只有 8 个角色可用。不过好在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强项和弱点,增加了角色阵容的多样性,能满足不同的玩法风格。比如「享爱」是游戏的爱豆吉祥物,她的跳跃技能可以当成闪避来用,机动力很强,能更安全地发起进攻。「通宁」机动性较差,但她可以布下大量泡沫,帮队友创造更好的制高点,还能布置炮塔支援队友。我目前最喜欢的是「ΔGITO」(对,他名字里有个三角形),他是个沉迷鲨鱼的「职业玩家」,使用霰弹泡沫枪和鼓励完成击倒的高机动技能。

要是不想打 PvP,你还可以和最多三名玩家一起在任务模式中保护浴斯维加斯。在一张打靶射击式的地图中,击退一波又一波气泡怪兽。有趣的是,多人联机时,任务模式会添加一个 Roguelike 式的成长系统,玩家可以根据角色特点加强优势或者弥补劣势,这种体验既让人觉得自己强大到超乎想象,又能保证战斗依然有挑战性。不过,这个任务模式的设定实在是太简单了,你就在一个无聊的方形场地上,击退一波又一波朝你飞来的怪兽,场地始终都不变,只有玩家和怪兽喷出的泡沫能让它有那么一点点变化。多人版本玩起来还挺有趣的,但单机的时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单人任务简单到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游戏缓慢的菜单中看漏了难度设置。

不管玩哪种模式,参加比赛都能获取用于提升通行证等级的经验值。付费通行证价格是 6 美元,不算太贵。以多人游戏的通行证来说,它没什么新颖的地方,奖励基本上都是皮肤类。不过它还有个作用,就是能直接解锁赛季新角色。要是不想买付费通行证,就只能慢慢解锁了。通行证里有不同角色的专用皮肤、表情、武器、滑板外观和经验值加成道具,都是些挺常规的东西。但和许多游戏不同的是,通行证的奖励中没有付费货币,所以我们没办法用奖励购买下一个通行证,每个赛季都得重新花钱买通行证。这在完全免费的游戏里都让人觉得过分,更不用说这还是个需要花钱购买的游戏了。

《泡沫之星》里大部分皮肤既不是通过通行证获取,也不能用游戏内货币解锁,而是要氪金。有些皮肤 4 美元,虽然让人不爽但还算能接受,可商城里有很多价格离谱的东西,一些套装价格高达 45 美元。更让人恼火的是,除了个别像给「喷射英雄」穿宇航服这种不是单纯换色的皮肤外,大部分东西既不有趣也不炫酷。

即便如此,在《泡沫之星》充满活力的战斗中滑行,那种感觉依然很愉快,泡沫机制也为每张地图带来了令人着迷的多变性。可尽管这疯狂、欢乐的泡沫对战有很多优点,但却很难抵消其他方面的诸多问题。雪上加霜的是,《泡沫之星》还专挑不好的学,效仿了任天堂那个以令人困惑和不可靠著称的在线多人模式。游戏里几乎所有模式都只在特定时间段开放,按固定时间表轮换,或者在一个星期中的特定日子开放。如果首发时能有更多地图和模式,这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现在玩家只能在一个模式里玩三四张图,然后这个模式还会毫无意义地被禁用一个小时。其实只要在匹配的时候允许玩家勾选自己想玩的东西,很多问题就能轻松解决,可《泡沫之星》非要学一个快 10 岁游戏的糟粕,其他方面又达不到那个游戏的水平。
此外,游戏总是让人觉得所有东西都慢得要命,每次结算之后都会把你踢回主城,逼你再操作一遍那慢到令人费解的匹配菜单。

总结
《泡沫之星》就像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谜团。它那出奇有趣的战斗机制、快节奏的比赛和精彩的配乐,就像明亮的星星,吸引着我不断靠近。可无聊的单机内容、激进到令人担忧的盈利手段、慢到让人抓狂的菜单,又像沉重的枷锁,让它在我 PS5 硬盘中的日子进入了倒计时。我觉得我已经见识到了它能提供的一切,而且现在公布的更新计划过于缓慢。在市面上已经有很多优秀多人游戏的情况下,它很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中脱颖而出。《泡沫之星》的排位模式和地图在比赛途中确实令人兴奋且巧妙细腻,但那令人费解的限时匹配,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爬天梯的热情,也让我失去了继续在这些泡沫上滑行的理由,即便它真的很有趣。不过,我还是希望它能在未来做出改变,就像一颗蒙尘的星星,总有一天能重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