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复仇者 – 评测:满心期待后的无奈与委屈

2025-05-17 3 0

在《命运》这类装备驱动型动作游戏火了之后,好多游戏开发商都跟风做了类似的竞品。可在世界观这一块,很少有能和《漫威复仇者》的漫威宇宙相媲美的。本想着这游戏能让我好好体验一把扮演超级英雄的乐趣,毕竟用美国队长的盾牌痛殴反派,一开始那感觉确实超爽。可谁能想到,这爽感就跟烟花一样,转瞬即逝。单人战役模式设计得本来挺好的,可内容少得可怜。肝战利品的终局环节,本应该是游戏的精华部分,结果体验起来又重复又混乱,还一堆 bug,我实在是找不到继续玩下去的理由,心里那委屈就别提了。

《漫威复仇者》主菜单里有剧情战役「重新集结」,还有个奖励少得可怜、重复到让人折磨的「复仇者计划」多人模式。进游戏就提示我,多人模式里全是主剧情的剧透。我要是想玩多人模式,还得先把主线剧情打通,才能解锁那六个英雄。这可让我犯难了,如果我不喜欢那种很肝的服务型游戏,就只能把这游戏当成单机,玩个大概十小时的战役,多人模式就只能忍痛放弃了。

多人模式设计上的问题,对剧情模式的影响可太大了,玩战役才几个小时我就明显感觉到了。游戏里每个复仇者英雄都有自己独特的战斗风格,操控他们战斗确实是这游戏的一大卖点,而且游戏本身质量也还说得过去,我对开发商水晶动力工作室的后续开发计划也有那么点小期待。可单人战役模式的新鲜感一过,其他首发内容就一点吸引力都没有了,我的期待就这么一点点落空,心里委屈巴巴的。

战役

战役模式「重新集结」的故事讲得挺好的,超级英雄清版体验也不错。可单人战役好多地方和多人模式绑得太紧了,角色成长体验特别差,还有一堆感觉是用来凑数的任务。在战役里,我得在不同复仇者之间来回切换,对抗先锋科技那帮坏蛋。切换英雄战斗的时候确实挺爽的,游戏里也不只是电影般的大场面,还有英雄之间亲密的互动,有时候还挺有趣的。这时候,这游戏给我的感觉就像水晶动力的《古墓丽影》系列,而不是我原本以为的那种模式化的物资收集型动作游戏。

游戏的乐趣很大一部分来自出色的剧本和角色互动,我很快就沉浸到这个新的复仇者故事里了。我特别喜欢看年轻的惊奇女士卡玛拉·可汗一步一步成长为新的复仇者,看着其他复仇者复仇成功也让我热血沸腾。每个英雄的配音都很棒,剧情也把每个英雄(除了索尔,他出场更多是剧情需要)都利用得挺好。虽然剧情比较简单,但感觉就像一部能玩的精彩漫改动作电影。

卡玛拉由 Sandra Saad 配音,可爱又幽默,她不只是个讨喜的新面孔,还是我了解复仇者的好切入点。Troy Baker 给布鲁斯·班纳配音,他在班纳博士和浩克之间的声线切换特别自然。这两个角色的关系是游戏的核心,每次想到班纳博士笨手笨脚安慰卡玛拉的样子,都比浩克砸机器人的画面更让我印象深刻。任务里的对话没啥特别深刻的印象,但过场动画的对白很有韵味。

可这游戏最大的问题就是单人复仇者战役剧情虽然出色,但内容太少了,我还想多体验体验呢,就没了,心里那个憋屈啊。单人战役里大部分任务都是给当时用的英雄量身定制的,像托尼·史塔克组装钢铁侠战衣,卡玛拉探索老神盾局基地,这些场景就跟《古墓丽影》《神秘海域》一样吸引人,还有好多彩蛋,玩起来特别刺激。

但这些独特剧情之间的填充内容实在是太无聊了。我得时不时穿过千篇一律的开放世界和多人模式里反复出现的先锋科技设施,做一些不是为英雄量身定制的枯燥任务,比如守控制据点、干掉反派。虽然这些内容不至于完全毁了剧情,但也让原本一流的单人战役模式大打折扣,我心里那委屈就像潮水一样,一波接一波。

而且因为游戏对多人模式的考量,角色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单人战役里,装备零件基本没啥用,背包老是满,我还得一件一件清理装备来腾空间,烦死了。高等级才有更有趣的技能树选择,可战役结束前根本接触不到。这就意味着,就算我只想玩单人战役,也得一直受多人模式的影响,我心里真的好委屈啊。

战斗

还好超级英雄的能力和战斗还算有点吸引力。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攻击方式、特殊能力和风格,切换着操控他们战斗还挺有意思的。用浩克的巨力、钢铁侠的冲击光束、雷神的锤子攻击敌人,在单人模式的小规模战斗里特别爽。

新英雄上手倒是挺容易的,但这也有不好的地方。虽然每个角色都不一样,但操作方式差不多,都是方形键轻攻击,三角键重攻击,圆键闪避,R2 键防御,连招也类似。好处是我很快就能适应新英雄战斗,坏处是和其他英雄类游戏比起来,角色使用起来有点同质化,这让我心里多少有点失落和委屈。

战斗虽然有点意思,但也很单调。大部分战斗最后就是狂按轻重攻击键,还得躲开敌人攻击、破防敌人、用好防御技。敌人种类虽然不少,但样子都差不多,大多是机器人。打强大的敌人得利用他们的弱点,比如躲过重击敌人的攻击再反击,用强力攻击破护盾敌人的防御。

每个英雄有三个独特的「英雄技能」,这些技能很华丽,有冷却时间,像浩克的霹雳掌、卡玛拉变巨人、钢铁侠召唤反浩克装甲。这些技能让角色之间的机制差异更明显,和普通攻击不同,得仔细考虑怎么用,还能通过技能树调整。

技能树看起来复杂,其实很多选项就是数值提升,不过也有酷炫的选项,比如给绿巨人攻击加伽玛毒素 AOE 伤害、增加钢铁侠光炮射程或范围、把它改成短距离但充能快能多次使用的武器。我的美国队长学了和「终结」相关的技能,能增加终结效果时长、产生更多「英雄能量」、让终结更容易触发,还能发动攻击 buff 型英雄技能「布鲁克林斗士」。其他玩家可能会让美队往别的方向升级。可惜角色升级到满级 50 级的过程中,有趣的选项太少,加点一点都没意思,我心里真的好无奈、好委屈。

战斗系统设定看着有深度,但任务里根本用不到这么复杂的系统。大规模战斗时,屏幕上技能效果和提示乱糟糟的,强悍的敌人能抗很多伤害,有些特殊敌人的护盾强得让人沮丧,根本无视我的攻击和连招。我可以用动画取消让敌人滞空、用不同元素效果或特效装备、调整技能树加点,但大部分战斗随便按键就能解决,这些操作就显得没啥用了。这不是战斗系统的问题,是任务和敌人设计的问题,我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多人模式

战役模式结束后,游戏就从单人的「重新集结」作战过渡到多人版的「复仇者计划」作战。我会得到新任务链,继续和先锋科技战斗,但任务和单人战役重复度特别高。这些任务得和三个玩家联机,可我一点都不想这么做,除非和认识的人组队。找其他玩家匹配要浪费好多时间,更糟的是,进游戏后发现没有内置标记系统和交流渠道,玩家没法沟通合作。多人模式里的「威胁区」很大,有很多路径能拿额外装备和资源,但玩家没办法统一方向,真正的团队合作就跟神话一样少见。要是能和好友语音交流,合作还算简单,可我一个人的话,宁愿带三个 AI 队友。但这些 AI 操作也让人头疼,它们能打但完成不了任务目标,区域控制任务就变成我一个人的独角戏,我心里委屈得都快哭了。

就算有更好的交流工具和智能的 AI,这些任务的游戏性也提升不了多少。通关后游戏结构重复,奖励几乎没有,战利品系统缺乏多样性,这简直就是致命伤。我偶尔揍揍先锋科技的杂兵还能有点乐趣,和朋友一起玩可能会更有意思,但这就跟下雨天踩水坑一样,没啥深度。

游戏里重复的内容太多了,我很快就能认出相同的任务目标、建筑布局和景点,有时候同一个任务里内容都反复出现。任务一般是先进入开放世界区域,再进入先锋科技设施做线性任务,这些先锋科技设施都长得差不多。任务目标就是控制某个点、打破某个东西或消灭某些敌人,没什么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不管从哪个地图开始游戏,没多久就会进入另一个乏味的敌方设施。降落区任务更直接,直接把玩家丢进敌方建筑遭遇战,感觉就是为了无脑刷设计的,我心里真的好无奈、好委屈。

我本以为有些特别的任务类型能让游戏多点多样性,结果根本没有。反派任务和「威胁区」差不多,就是结尾加了个从战役里拿过来的 Boss 战,除了地点不同,战斗几乎没变化。四个玩家打憎恶或者模仿大师根本不需要策略,Boss 的战斗方式我们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我第一次和憎恶在摩天大楼顶对战的时候还挺兴奋,可紧接着又在同一个楼顶打模仿大师,新鲜感全没了,更可气的是,反浩克机甲能直接把憎恶撞下楼,一分钟就结束战斗,这明显是个 bug,我心里的委屈又多了几分。

宝箱仓库也让人失望。降落到和「威胁区」差不多的开放场景,先做些相似的支线任务,再解密开门进神盾局基地拿战利品。一开始觉得挺酷,可很快就发现所有宝箱仓库都一样,只是布局根据区域有点小变化,谜题都一样,战利品也没什么让人兴奋的。游戏老是这样,开头给个好点子让我有兴趣,可很快就发现内容都是复制粘贴的,不是用更有趣的方式呈现,我心里真的好委屈啊。

最让我受不了的是蜂巢任务,说是对先锋科技致命打击,结果还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变长了。要爬五层楼,在打过的地图里做熟悉的任务目标,穿眼熟的走廊五遍(威胁区只要两遍)。解锁蜂巢之前我就对游戏内容厌烦了,这么长的蜂巢任务,奖励还没多多少,我心里委屈得都快爆炸了。

反派、宝箱仓库和蜂巢任务都有精英模式,但就是让敌人变强一点(蜂巢多一层)。精英模式很快就玩腻了,我坚持玩下去就是为了完成任务链的下一个目标。这个任务链全是重复任务,最后是个「精英级英雄蜂巢」:十四层的单人版普通蜂巢任务。这个任务有个有趣的挑战,玩家阵亡后得换英雄继续,但我阵亡后游戏没让我选新英雄,估计是个 bug,这任务的独特之处也没了,彻底变成了鸡肋,我心里那委屈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标志性连锁任务一开始还引起了我的兴趣,每个英雄一个,但其实就是引导玩家在不同地方做普通任务,再用小故事包装一下。雷神索尔的连锁任务还暗示了未来可能的内容,我就不剧透了。有几个连锁任务带我去了独特的场景,像水下基地。但每个「连锁」就两个任务,内容我都眼熟,和主线战役比起来平淡无奇。钢铁侠和惊奇女士连标志性连锁任务都没有,只有「干掉 X 个 Y 敌人」「用 X 技能造成 Y 点伤害」这种清单任务。

这种清单任务很常见,比如在神盾局和异人族阵营里。我真搞不懂,复仇者为啥要做这么卑微的任务来赢得这两个阵营的认同。阵营系统像是从《命运》抄来的,在这游戏里就是个背景点缀,没什么实用价值,也不会让我想反复玩。每日任务就是「再玩玩吧」,奖励就是阵营经验值,能在阵营商那里解锁物品,但阵营商也没有稀有物品,我根本没理由在那购物,我心里真的好委屈啊。

战利品

现在说说《漫威复仇者》最核心的问题:战利品。这战利品系统糟糕透顶,犯了好多同类型游戏已经犯过的错误,让原本爽快的战斗变得一点动力都没有,就像没有胡萝卜的大棒,我根本不想去刷。战利品系统一团糟,数值提升看不见,边际收益极低,升级装备要收集的资源种类太多。这些素材功能差不多,但升级装备必须用对应的种类,我真的好无奈啊。

每个英雄有四个主装备槽,分别提升近程攻击、远程攻击、防御力和英雄技能。还有三个神器槽(两个次要一个主要),能赋予元素抵抗 buff 或者装备掉落率上升这种独特技能。每件物品有威力等级,会影响英雄属性、总威力等级(任务难度会根据威力等级调整)和额外属性提升、特殊变化,比如给攻击附加元素效果或者技能数值提升。

和装备打交道挺麻烦的,装备说明文字和提升都很微小,不过可以忽略。把光标放物品上,能看到它对近战、远程攻击、防御或英雄技能的影响,这样就能快速选装备(要是不太在意数值最大化的话)。英雄满级前,这个设计挺方便的,这时候主要是换装备提高总威力等级,各种 buff 都是小事情。满级后再考虑选额外效果,虽然传奇稀有度的装备(还有极难获得的异星装备)稍微强一点,但也没比其他装备有意思多少,我真的好失望、好委屈啊。

另一个大问题是属性提升低得可怜,通常每次就提高个位数,换了新装备几乎感觉不到变强。就算变强了,任务难度也会根据总威力值调整,所以 30 威力值的任务和 130 威力值的任务打起来差不多。主要神器数量不多且只有一份,能提供炫酷技能,像短时间伤寒增幅 buff,但对战斗影响不大,根本弥补不了缺少独特战利品的遗憾,我心里的委屈又加深了。

体验差还有个原因,装备只能改数值,不能改变英雄外观,除了元素粒子特效。超级英雄都有经典造型,不改外观是对的,但这对一个刷刷刷的 RPG 游戏来说不合适。(可以通过皮肤改变英雄外观,但得先找到解锁或者用真金白银买。)而且装备图标和功能关系不大,钢铁侠装备图标是战衣部件,惊奇女士是臂章和战衣图标(还不改变外观),浩克提升防御力要换……新的肋骨?这也太奇怪了,我心里真的好委屈啊。

微交易

作为 2020 年发布的大型网游,这游戏有内购系统很正常。玩家可以买「点数」这种游戏内货币,用来换皮肤和表情包。基础价格是 5 美元 500 点数,皮肤根据稀有度不同,价格一般在 700 到 1400 点数。有些物品只能氪金买,有几个确实挺炫酷的,但也有一些饰品可以免费获得。有些在随机战利品箱里能拿到,有些要通过战役解锁,还有些帅皮肤要收集免费的单元币从穿搭商人那买。

我觉得这游戏的皮肤比 2019 年的《漫威终极联盟 3:黑暗教团》好看,设计参考了漫画、电影等资料。不过皮肤有点依赖重新上色,我都有四个美国队长半裸皮肤,就是裤子颜色不同。但皮肤还是有多样性,我也不太在意重复性。可我希望免费的终结动画和表情包能更容易获取,单元币获取速度太慢了,和皮肤价格比起来太不划算,我心里真的好委屈啊。

每个英雄都有挑战卡,类似战斗通行证,完成每日和每周挑战能获得对应英雄的饰品。我基本没管挑战卡,也拿到了不少皮肤。但后续加入的英雄挑战卡要 10 美元一张,这有点让人扫兴。不过还好不是花 10 美元解锁英雄本身。总体来说,内购系统还没让我特别反感,但还是挺蠢的,不过就算无视它,也能拿到不少饰品。

我现在根本不在乎获得什么装备,只关心数量,但获得更多装备也没让我开心。箱子离得远或者不顺路,我都懒得去找,不值得费那个劲。我在《星际战甲》和《命运》里刷得挺开心的,可这游戏没意思的奖励结构和机械重复的操作,把联网装备驱动型游戏的乐趣都给扼杀了。服务型和装备驱动型游戏里这些问题很常见,但也有成功的例子,可惜这游戏没向它们学习,我心里真的好委屈啊。

《星际战甲》也有重复任务,但奖励诱人,有新图纸、武器和世界解锁,还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星际战甲》发展了好多年)。《命运 2》刷装备提升等级,刷到的装备能改变外形,让战斗更刺激。相比之下,《漫威复仇者》的问题和《命运》《全境封锁》《暗黑破坏神 3》《圣歌》发售初期的问题一样,感觉装备驱动型游戏都得走些弯路,我心里的委屈就像一座小山,沉甸甸的。

展望未来

不过这游戏还有点转机,我对它的未来还是有点小期待。这些问题都很熟悉,不过战役里人物刻画挺好,战斗系统也有开发潜力,我希望水晶动力能通过后期更新改变局面。这游戏特别需要更新(要是出个「战利品系统 2.0」我也不奇怪,好多同类游戏都这么干),现在的内容也不是完全没救,有些发布初期更差的游戏都靠更新盘活了。

这游戏得赶紧修修 bug。这是近几年发售时最粗糙的大作之一。在 PS4 Pro 上快节奏战斗时,画面卡顿、帧数下降,过场动画出错,攻击动画错位,还有一堆常见 bug。我还遇到过游戏崩溃,被弹到 PS4 主界面,任务执行中也卡住过,得重新加载保存点才能继续,虽然不是致命问题,但也够闹心的,我心里的委屈又多了几分。

卡玛拉的头发在过场动画里不见了,钢铁侠任务结束呼叫队友,周围还有敌人没清完。播放最终剧情过场动画时,界面都没消失,还突兀地出现导航标志让我找商人。这简直就是「多人游戏严重影响单人模式」的完美写照。我还看到角色脸部变形、音频重复或被剪掉、角色在空中乱飘、脸上有奇怪皱纹,这些问题都得赶紧解决,我心里真的好委屈啊。

这些问题真的很可惜,因为《漫威复仇者》要是情况好的话,能特别有趣。现在战斗随便按键就行,屏幕提示乱糟糟,敌人血条长。但扮演超级英雄砸敌人还是挺爽的,漫威的味道很足。我越玩越无聊,但和朋友边聊边做平淡任务,也有点别样的感觉。理论上,改善战利品和内容多样性,再给点时间,这游戏能变得很让人享受。

水晶动力说未来新英雄和故事都免费更新,从女鹰眼凯特·毕肖普开始,我挺兴奋的。玩了几十个小时后,我对终局游戏内容没兴趣了,除非有重大更新。偶尔回来玩新的单人任务,就像看漫画连载一样,这是游戏的核心卖点之一。理论上很有吸引力,但要是他们还在故事任务里复用多人模式素材,我就没希望了,我心里的委屈又涌上心头。

总评

相关文章

GT 赛车 7 – 评测:一场充满关怀的赛车之旅
《战场的赋格曲》:在战火中奏响希望的乐章
《英雄不再 3》评测:一场疯癫又欢乐的游戏冒险
奇异世界:灵魂风暴 – 哀怨评测
Chicory: A Colorful Tale – 无奈中的坚韧之评
《上行战场》——赛博朋克射击盛宴的魅力与不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