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我们曾给原版《红色派系:游击战(Red Faction: Guerrilla)》打出8.0分,当时的评价如下:
‘如果你热衷于把眼前的一切炸成碎片,那你肯定会爱上《红色派系:游击战》。你能用大锤砸断建筑支撑梁,看着它逼真倒塌。不过,这种乐趣在漫长战役中会逐渐消减,但仍值得一试。新武器加入带来新玩法。可这游戏真正的问题在于,任务设计僵化、艺术风格平淡、情节与角色发展羸弱,很明显Volition把绝大多数注意力都放在破坏元素上了。游戏的枪战机制优秀,能通过各种武器和方法把建筑撕成碎片,这种特质也引入了在线模式——Volition创造出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多人玩法。你可以追踪角色数据、解锁物品,体验许多与破坏建筑有关的模式。这不是一款十全十美的游戏,但对那些拆迁小能手来说是最佳选择,能带来实实在在的乐趣。’
即便将近十年过去,《红色派系:游击战》在笔者心中仍是‘可破坏环境’的标杆,这既是对Volition制作的GeoMod引擎的赞扬,也是对同类游戏的一种鞭策。然而,当我们迎来《红色派系:游击战重制版(Red Faction: Guerrilla Re - Mars - tered)》时,却发现它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准。我们满心期待能再次体验那种疯狂快感,只需拿上几包炸药、掏出一把大锤,就能把敌人基地夷为平地,可实际体验却差强人意。

新瓶装旧酒,缺乏新作诚意
重制版在材质、光影、着色、后期处理等方面,确实能看出是诞生在《刺客信条2(Assassin’s Creed 2)》之后的游戏风格,但没人会把它当成一款新作。这是对玩家的不尊重,开发者似乎只是简单地进行了一些表面上的更新,而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去打造一款真正的新作品。预渲染的过场动画明显无法达到现代标准,这是严重的落后表现。要知道,如今的玩家对游戏画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场动画作为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应起到吸引玩家、营造氛围的作用,可它却如此不堪。而且游戏中的某些材质,尤其是火星上的土壤,实在是过于重复,制作质量明显欠佳。这不仅影响了游戏的视觉体验,也反映出开发者在资源管理和制作态度上的敷衍。
虽然作为一款重制版游戏,它的性能有一定亮点,在1080P或是PS4 Pro和Xbox One X的4K画质下,游戏能稳定在60帧运行,即便有很多建筑崩坏的场景,掉帧情况也只是偶尔发生。但这并不能掩盖它的问题,在以4K画质运行时,游戏会在爆炸场景中出现画面放缓的情况。这说明开发者在优化方面并没有做到尽善尽美,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场景下的性能表现,对玩家的体验造成了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