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当你要经营一座全是食人巨兽的游乐园时,那得有多少刺激又好玩的事儿啊!光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啦。可谁能想到,《侏罗纪世界:进化(Jurassic World Evolution)》把这么多欢乐的可能性凑一块儿,却没整出个超有趣的玩法,真是让人有点小失望呢。这游戏里全是无聊的重复操作,有趣的抉择简直少得可怜。就像塞缪尔·杰克逊(Samuel L. Jackson)在《侏罗纪公园》里说的那句经典台词,玩这游戏你根本不用紧张得‘稳住你的屁股(hold onto your butts)’。

哇哦!杰夫·高伦布(Jeff Goldblum)又以伊恩·马尔科姆(Ian Malcolm)博士的身份回来啦,还成了咱们玩家的领路人呢。不过这游戏里博士说的台词听着有点怪怪的,就好像他头一回看到这剧本似的。除了他,咱还能见到《侏罗纪世界(Jurassic World)》电影里的一些演员,像布莱丝·达拉斯(Bryce Dallas)和黄荣亮(B.D.Wong)。嘿,咱居然还发现了一个以克里斯·帕拉特(Chris Pratt)为原型的角色,就是这形象跟演员本人差得有点远啦。(译者注:游戏有中文版,而且全程中文语音,效果杠杠的。)
这是一款超有意思的模拟经营游戏哦!玩家们可以在五座热带岛屿上分别建公园,另外还有一座玩法差不多的沙盒岛呢。可惜呀,这些岛屿的布景太单调啦,到处都是差不多的雨林和草地。你要是去过夏威夷或者其他热带岛屿,就知道那儿的景色那叫一个千变万化,开车15分钟,窗外的风景能从森林变成树林,再变成火星废土。真希望《侏罗纪世界:进化》里的环境能更丰富多变一些呀!

我三岁的儿子对这些恐龙简直爱到不行!
跟游戏里的游客一样,咱最感兴趣的就是那些超帅的恐龙啦!它们的模型和动画都特别逼真,这可是《侏罗纪世界:进化》最牛的地方。通过Xbox One X 性能强化,这游戏还支持4K画质和HDR,视觉效果简直无敌了。游戏里一共有42种不同的恐龙,像灵活的似鸵龙和笨重的腕龙等等。它们在屏幕上跑来跑去,还发出跟电影里一样的吼声,第一次看到的时候,那感觉太震撼啦!我三岁的儿子喜欢得不得了,老是激动地大呼小叫。
不过呢,这游戏也有个大问题。解锁和改进基因组的过程无聊透顶,而且得重复42次呢。具体步骤是这样的:首先,你得在地图上选个挖掘点,派一支勘探小队过去。他们大概花两分钟能找到一些化石,这化石就跟卡牌游戏里的卡包似的。你轻轻一点,就能选择研究或者卖掉它们。不过,除非你已经有了足够的同类基因组,或者挖到的是块没恐龙基因的石头,不然基本没人会卖掉它们。后面就一直重复这些步骤,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在还原真实的考古场景,反正就是无聊。
更让人郁闷的是,虽说游戏里有42种恐龙,但居然没有飞行或者水生的恐龙。【纠正:好吧,水里的蜥蜴也能算是一种水生恐龙】我们超想看的无齿翼龙和苍龙都没出现,想要重建电影里的‘侏罗纪世界’根本不可能,就算在沙盒岛也不行。而且,金钱无限的沙盒岛还得解锁,在这座岛上只能用主线里解锁的恐龙,所以游戏的毛病始终改不了。整个主线模式得花20多个小时才能完成,要是想全收集,游戏时间能超过30个小时呢。

游戏的小毛病还是挺让人闹心的。
每次成功解锁一种恐龙,还得像掷骰子一样碰运气决定它们的生死。每只恐龙都有一定的成活率,有可能长成厉害的野兽,也可能最后啥都不是。它们的能力和数值由基因完整程度和添加的强化基因模组决定。复活恐龙这么严肃的事儿,这游戏却搞成了一场赌博,不仅让人反复体验无聊的内容,要是孵化失败还会打击玩家的积极性。
游戏还有个大毛病,就是不能像其他城市建造类游戏那样加快时间流速。这就意味着等资金增长或者恐龙孵化的时候,玩家只能眼巴巴地盯着屏幕。在《模拟城市(SimCity)》和《冰汽时代(Frostpunk)》里,都能快速跳过那些无聊的部分,就算遇到挫折,游戏节奏也不会受太大影响。可在这游戏里,要是想孵化一只造价100万美元的恐龙,每分钟收入只有十万美元,就得等足足十分钟。再加上有存活率的影响,这十分钟说不定就白费了。玩了一段时间后,我就干脆把存活率堆到100%。
建设公园是这游戏的核心,里面的道路和围墙用起来还挺顺手。就是地势高低起伏有时候有点麻烦,好多看着平整的地面却不能放道路和建筑。还好改变地形、添加或者去除森林、池塘的费用都挺低。电力是玩家唯一需要操心的能源,不过只有公园断电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游戏里的创造空间有点小。
因为地图太窄,建筑玩法没啥创造空间。就算地图够大,游戏初期建筑类型太少,玩家也很难投入进去。只有解锁全部建筑后,建造选项才会多一些,可这时候玩家早就对安全、娱乐、科研三个部门的任务厌烦了。
这三个部门的负责人会经常发布一些任务,内容基本都是玩家肯定会做的事儿,看在奖励的份上,还是早点完成吧。任务有赚到总计15万的资金、把某个基因组的完成度提升到60%、以10万每只的价格出售两只价值35万的恐龙等等。最后一个任务有点莫名其妙,但为了20万奖金和解锁新建筑,我还是完成了。
每次完成一项任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惹恼其他两个部门。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专注一个部门的能力,再考虑其他的。要是某个部门的负面情绪积累多了,他们可能会搞点破坏,但这些行为没啥实质性影响。比如有些员工可能会故意让恐龙生病,这时候把恐龙捉住治好就行。只要不遇到风暴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我从来没慌过。现在想想,电影里丹尼斯·尼德雷(Dennis Nedry)为了盗取恐龙的DNA关闭公园安保系统的事儿,其实是可以预防的,只是约翰·哈蒙德(John Hammond)经验不足罢了。
我从来没想过要‘快跑’。
大多数时候,玩家都得执行一些强制任务,像开着吉普车在投食点之间跑来跑去,或者治疗恐龙的各种突发疾病。有时候还能亲自开吉普和直升机,不过接下来就是给恐龙拍照吸引游客,或者麻醉出逃的恐龙。我从来没想过要‘快跑’,因为就算是最凶残的恐龙,也会自动忽略玩家,根本不用担心载具被它们摧毁。

从直升机上射击恐龙听着超带感,本应该是游戏的一大亮点。可就算进行了大量升级,换弹效率和子弹飞行速度还是慢得要命。玩家射击迅猛龙等灵活目标时,根本没什么游戏体验。在我看来,这事儿交给AI做比较靠谱,因为游戏里的升级队列有限,在这方面投入真没多大价值。
更让人无语的是,游戏里的公园评级和恐龙评级是分开的,它们都会影响总体评级,解锁新项目。但玩家的收入大部分取决于恐龙评级,公园评级,也就是交通设施、服装销售、休闲项目等带来的收入,跟恐龙的作用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我经常在商店里堆满员工,送最昂贵的商品来提升游客满意度,就算亏本经营也没啥大损失。对于一个公园模拟游戏来说,这设定绝对是个大漏洞。
感受不到游客的喜怒哀乐。
玩家根本感受不到游客的情绪变化,不管是雷龙庞大的身躯,还是迅猛龙撕碎猎物的残暴场景,都不能让游客有及时的反应。玩家只能看到一张显示游客整体满意度的图表,这数值由公园的饮食、交通、购物和恐龙多样性决定。这样的设定大大降低了游戏的乐趣,让整个公园显得特别不真实。

《侏罗纪世界:进化》的经营玩法一点挑战性都没有,简单得很。三个部门的任务基本没啥难度,一半任务在发布前就完成了。随机出现的风暴也不是啥大灾难,派一支吉普车队就能修复大部分破损。恐龙之间互斥也不是问题,原本像解谜一样的过程,在搜索引擎的帮助下,一点神秘感都没了。只要把容易相处的恐龙放在一起,配上合适比例的草地和森林,每只恐龙都会很开心。
当然啦,要是自己去研究这些问题,那些庞杂的数据会让人头疼死(像恐龙对区域拥挤程度的忍耐力,对其他类型的接受程度等)。而且这些数值只有创造出指定类型的恐龙后才会显示出来。要是有只恐龙忍不了了,就会发狂撞开围墙,接着就是‘伤害诉讼(injury lawsuits)’,会影响公园收入,让财政出问题。

每次恐龙出逃,游戏就变成无聊的打地鼠游戏。
霸王龙脾气可怪了,有时候开开心心嚼几个小时山羊后,突然就想要更多树木。要是要求没马上得到满足,就会发狂乱跑,还会在你采取措施前吃掉几个游客。这还不是最糟的,霸王龙喜欢独居,要是把两只放一个围栏里,它们会互相攻击。像剑龙这种群居性恐龙,得五只以上才会乖乖呆在笼子里。每次恐龙出逃,《侏罗纪世界:进化》就变成无聊的打地鼠游戏,你得坐在直升机上一只一只放倒它们。群居恐龙更麻烦,被抓的恐龙找不到同伴还会再次发狂。